湖北日报: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贯通
时间:2025-10-30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双桥上演“空中芭蕾”
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贯通
10月28日14时35分,历经50分钟逆时针旋转,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两座共计重达两万吨的匝道桥梁分别逆时针旋转63度、73度,成功跨越武九铁路,让双柳长江大桥接线与黄鄂高速稳稳“牵手”。至此,全长35公里的双柳长江大桥接线工程全线贯通。
这是一场高难度的“空中芭蕾”。现场可见,武九铁路不到3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呼啸而过,两座转体桥距铁路安全线最近仅0.5米,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极高。更麻烦的是,因位于武冈城际铁路、武九铁路以及黄鄂高速附近,受地形限制,两座转体桥均为非平衡结构,即桥墩两边一长一短,一座重1.2万吨的混凝土桥分别为46米、61米,另一座8000吨的钢箱梁桥分别为27米、61米,是湖北长短边差异最大的平衡转体桥。
“犹如跷跷板两边失衡,转动起来对施工工艺提出极高要求。”中铁十二局项目总工程师朱涛说,尤其是A匝道桥这座重达8000吨的庞然巨物,其重心偏离桥墩中心0.9米,一边比另一边轻933吨。为此,项目部用BIM技术精确建模,在轻的一边桥上增加配重,在200平方米的桥面增加300多块混凝土预制块。通过采用精准控衡、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全方位称重试验与精细化配重,让“跷跷板”不倾斜。
在转体中也有窍门。记者看到,与单个“盖碗”支撑点的传统转体方式不同,此次转体的8个撑脚有一个落地,相当于一个人用一只脚支撑转圈时,另一只脚在不停地“蜻蜓点水”,以此增强转体安全。此外,项目部通过微米级打磨滑道,布设高精度应力监测设备,实时捕捉转体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规避因荷载不均导致的卡顿、撑脚压死等风险。
朱涛称,面对“重”与“偏”的双重难题,实现精准对接的关键还在于超前谋划,项目团队提前开展5度模拟试转,建立专属力学模型,并搭建智能监控平台,实现气象、姿态与应力数据的毫秒级传输与解析。
作为湖北省第40座、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总投资159.78亿元的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计划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届时武汉市新洲区到鄂州市行车时间将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形成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戴辉、杨鑫、常文旺、李双)
来源:湖北日报(2025年10月29日第08版)
原文链接:http://zjt.hubei.gov.cn/bmdt/dtyw/mtjj/202510/t20251029_57997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10-30武汉,越来越多的“关门大吉...
- 2025-10-30触及红线被紧急撤回!深圳楼...
- 2025-10-30今年千万不要乱买房,一旦买...
- 2025-10-30杭州杀妻案”小区住户连夜搬...
- 2025-10-30我厅督导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
- 2025-10-30明年起,这3类房子将失去流...
- 2025-10-30为抑制房价上涨,国家连发两...
- 2025-10-30清洁取暖助力大气污染综合治...









